
如果你经常浏览贷款类的论坛,肯定会听到这样的抱怨:我明明信用记录良好,为什么申请贷款总是不通过呢?
对于这些话,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有的人说自己信用记录良好,但是在个人征信报告里其实并没有任何记录(俗称“白户”),他们只是“感觉”自己信用记录好
有的人有信用记录,但在个人信报里却有他自己都不知道污点(俗称“被贷款”),这属于不小心或者运气不好导致信息泄露,被人冒充申请贷款,资金到手后对方逃之夭夭,而自己却被蒙在鼓里。
对于这两种情况,没能申请到贷款很正常。
但还有一种是信用报告里都是正常还款的信用记录,而且这些人还能提供一定还款能力的证明,但仍然没能贷到款,这就很有可能不是他们本人的原因,而是贷款方的问题了;
因为我在P2P公司(既做理财也做贷款)工作,所以就从贷款方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:如果你信用记录良好,且有足够的还款能力,但是为什么依然没能申请到贷款?
一.贷款方的资金有限
很多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于民间,尤其是P2P公司,它们一端做理财,一端做贷款,放贷资金其实就是通过P2P的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和部分自有资金。如果P2P理财受到限制,那么这些贷款方的放款资金自然也会受到限制。

虽然从整体看,市面上的资金是比较充裕的,但由于前些年曝出很多P2P公司坏账和跑路,所以大家对P2P的投资偏好有所改变,投资哪家并不是完全看对方收益率,更重要的是看哪家更安全,所以现在能存活下来的且稍微有点名气的,在资金端是富裕的,但是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,则会越难以筹集资金,相应的也就没有放贷资金了,缺少放贷资金,自然下款率就下降了。
还有种贷款公司更奇葩,它虽名为贷款公司,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平台(它们自身不做理财),对接许多不同的P2P公司(或其它金融机构),当申请人提交申请通过后,它们就向这些P2P公司(或其它金融机构)募集资金,虽然说资金来源渠道广泛,下款概率要稍微高点,但是利息也会更高,等待放款时间也会更长!

所以在申请的时候,尽量找那种稍微有点名气且有资金端(既做理财又做贷款)的贷款公司,因为资金端充裕,所以下款率会稍微高些。另外,尽量不要去没有资金端的贷款公司申请贷款,因为它们的资金也是从其它地方募集过来的,即使申请到贷款,等待放款的时间会较长长,利息也会更高。
二.贷款方的风控系统和申请者不匹配
我见过有的贷款申请者,在贷款公司A申请被拒,转而到另一家B却申请下来了,很多人就吐槽A公司是骗子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。
除了上述的资金来源外,申请被拒的另一原因就是贷款方的风控系统了。
风控系统包括两方面:一是数据源,二是风控模型;
各大贷款公司的风控模型其实不会相差太多,无非就是考察三个维度,用户身份信息,历史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;
差距较大的其实是贷款公司的用户数据,因为判断用户的违约概率,简单来说就是将申请的借款人信用历史资料,与贷款公司数据库中已有的借款人的信用习惯相比较,检查借款人的历史记录,和那些在数据库中显示的经常违约的借款人的历史是否相似来判断。

你在A公司没有申请贷款,但在B公司申请到贷款,很大可能就是因为你的记录,根据A公司的风控系统来判断违约率较大,所以A公司才没有审核通过。
所以如果在某家贷款公司没有申请到贷款,建议尝试其它贷款公司。而不建议在同家贷款公司反复尝试(因为频繁申请,会让贷款公司觉得你特别缺钱)。
好了,以上便是从贷款方的角度来看,为什么有的申请者信用良好也申请不通过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融代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bs520.com/?p=11255
无视任何东西(秒批口子),下载链接:下载app